在学校,苏逸舟735分的断层第一已经开始在年级里不断发酵,很多人都想看看这第一到底是何方神圣。

这也让他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要不是那个小醋包一直在旁边,不知道多少人要往他身上凑。

虽然只是一次月考,但是卷子里还是有很多为难学生的题目的,特别是理科方面,但是他还是拿了满分,这让段长看到了这一届学生里有人能拿下中考状元的希望。

二中作为一个市重点学校,却处于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均分排名在市里挺靠前的,常年保持在前三名,但很奇怪的是,已经六七年没有中考状元出在他们学校,都被隔壁的实验还有一中抢走了。

学校领导也开始反思是不是对于高分段学生对培养出现问题,对此还派人去别的学校偷过师。

校长被那些别的学校的好友“嘲讽”了一番,灰头土脸的跑回校之后,下定决心开始变革,势必要在近几年内重新夺回“中考状元产出地”的荣耀。

于是乎,就设立了所谓的“高分学生强化培养”制度,主要就是在年级里挑选出历次均分排名最靠前的20名学生,课余时间在各科骨干教师那开开小灶。

这份名单是浮动的,根据每次的平均成绩发生变化,就是为了给高分的学生上点压力,没有压力哪来的动力,你不好好努力,下次就会被挤出大名单。

好学生们挤破头了都想进去,因为这份名单到初二结束后不再变化,里面的人可以直接保送到二中的高中部,不用参加中考。

因为是第一次考试,排名前二十就是名单的学生,苏逸舟和班级里另一个女生被黄毅清叫走,打算在年级办公室跟他们商量晚自习额外开小灶的事。

小曦同学这次考了23名,只差一点,所以没有进到大名单里。

名单里的学生都在办公室了,张段长看着这些学校的“未来之星”,很欣慰,所有人都听得很认真,毕竟他们都是以此作为目标而努力的。

除了…一旁满脸不在乎的苏逸舟,他根本就不想额外开小灶,有这时间去班级玩玩小曦的小手不香吗?

张段长也注意到了苏逸舟的态度,他早就在黄毅清那听说过这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