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诸葛亮这边,负责埋伏侦察的士兵就像顺风耳、千里眼,一探听到孟获借兵的消息,撒开腿就往回跑,气喘吁吁地报告:“丞相,孟获那家伙借了几十万兵,正气势汹汹地朝咱们这儿来呢!”
诸葛亮听了,不但没慌,反而露出一丝笑容,慢悠悠地说:“我呀,正盼着这些蛮兵都来呢,正好让他们好好瞧瞧我诸葛亮到底有多大能耐!”
说完,他不紧不慢地坐上那辆小车,还带着几百个骑兵,悠哉游哉地出去探路了。
他们走着走着,前面突然出现一条河,这河叫西洱河。河水看着流得慢悠悠的,就跟个散步的老头似的。可奇怪的是,这河面上一只船或者竹筏都没有,就跟被人清空了一样。诸葛亮一看,大手一挥,说:“来人呐,砍树做筏子,咱渡河!”
士兵们得令,七手八脚地砍了树,做成筏子往水里一扔。嘿!您猜怎么着?这木头就跟被水吸住了似的,“咕噜咕噜”直接沉下去了。
诸葛亮眉头一皱,心里犯起了嘀咕:“这可咋整?”扭头就问旁边的吕凯:“吕凯啊,你说说,这有啥办法过河不?”
吕凯挠了挠头,眼睛一亮,说:“丞相,我听说西洱河上游有座山,那山上的竹子可多了去了,大的竹子好几个人都抱不过来呢!咱可以派人去砍竹子,在河上搭个竹桥,不就能让军队过去了嘛。”
诸葛亮一听,眼睛放光地说:“好主意啊!就这么办!”
马上大手一挥,调了三万人进山砍竹子。这三万人就砍了几十万根竹子,顺着水就放下来了。然后在河面比较窄的地方,齐心协力搭起了一座十多丈宽的竹桥。
竹桥搭好后,诸葛亮又开始安排下一步。他把大军调到河北岸,让士兵们一字排开扎下营寨。嘿,他还挺会利用地形,把这河当作天然的壕沟,那浮桥就当作营门,再用土堆成城墙,这防御工事做得,那叫一个结实。不仅如此,他又在过了桥的南岸,同样一字排开扎下三个大营,就像三只张开大口的老虎,等着蛮兵乖乖送上门来呢。
嘿,您瞧瞧这孟获,憋着一肚子火,像个被点燃的炮仗,带着几十万蛮兵,气势汹汹地就杀过来啦。这队伍就像一大群蝗虫,遮天蔽日的。眼瞅着快到西洱河了,孟获亲自领着前面一万个手拿盾牌和大刀的獠丁,冲到蜀军前寨,就开始叫阵挑战,那架势,恨不得马上就把蜀军给生吞活剥了。
这边呢,诸葛亮一听外面吵吵嚷嚷的,不慌不忙地穿戴好,头戴个飘逸的头巾,身披一件仙气飘飘的羽衣,手里慢悠悠地摇着那把标志性的羽扇,优哉悠哉地坐上由四匹马拉的车,在一群将领的前呼后拥下,稳稳当当地出了营寨。
诸葛亮一露面,就瞧见孟获那副模样,身上套着犀牛皮做的铠甲,在太阳底下还反光呢,头上顶着个朱红色的头盔,像个熟透的大番茄。左手紧紧挽着盾牌,右手举着大刀,骑在一头红毛牛上,那牛还时不时地甩甩尾巴,孟获嘴里跟连珠炮似的,骂骂咧咧个不停。再看他手下那一万多蛮兵,就跟一群疯了的野牛,个个挥舞着刀和盾牌,在阵前横冲直撞,尘土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