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李隆基想反悔

“力士,拟旨……”

李雄看到李隆基生气,也不敢再诉苦,立马解释道:“陛下、陛下,请您听我解释。”

“哼!”

“我把我身边的高适留在郑国渠,处理接下来的事务,也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

“想必以陛下你灵通的消息,肯定也知道了,高适祖上乃是我大唐的有功之臣,只是到了高适这一代没落了而已。

但是通过微臣以对方接触来看,对方也是一名大才,本身有着武将的果断和文臣的细腻。

让他接手郑国渠的事情是最合适不过了,再说了,所有人都知道,高适乃是我的人。

之前郑国渠上的事情让我梳理了一番以后,想必也没有人敢在这时候再跳出来找事情,微臣人可还在长安呢!”

“至于为什么现在没有推荐高适正式入朝为官。

第一,微臣也想考一考高适的能力,看他是否真的有能力执政一方,毕竟微臣从来还没有正式推荐谁入朝为官。

如果真的推荐了高适,那对方算是微臣第一个推荐之人,我总得考考对方,总不能我推荐的人是一个草包,然后祸害朝廷让人一笑大方吧!

其二,毕竟郑国渠的修缮关系着关中的无数百姓,总要有一个强力的人在上面压着,防止那些看不清局势的人再次跳出来捣乱。

而微臣既然领了监督之职,自然会负责到底,而我派出手下高适去处理事情,自然就变得顺理成章。”

“哼!”

“说那么多,我看你就是想偷懒。”

“还拿高适当挡箭牌说事。”

“不过你居然能够舍得放自己身边的人离开,并且能为大唐考虑,这一点寡人倒是很欣慰。

不像其他人那样,发现人才了,总是想着收入自己的麾下,巴不得一直都为自己效力,舍不得推荐到朝廷。

他们也不想想,首先他们是大唐的臣子,是大唐给了他们现在的地位和权力。

如果人人都只顾自己而不顾大唐朝廷,那大唐哪来的人才管理四方?”

“不过寡人都明白,这都是陋习了,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改变的。

不过我提醒你,要知道,为了修缮郑国渠,寡人可是死了一个儿子,如果郑国渠的修缮出了什么问题,我哪你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