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旨宦官一脸疑惑,但还是依言屁颠颠地跟着杨戬一路来到了医馆。
进入医馆后,杨戬领着传旨宦官径直来到高俅所在的病房。那宦官朝里一看,只见床上躺着一个好似白色大粽子的人。他扭头看向身旁的杨戬,声音略带颤抖地问道:“公公,这……这不会就是高大人吧?”
杨戬面色阴沉似水,微微点了点头,沉声道:“这便是你要找的高大人。”
传旨的宦官瞧着眼前的景象,哭丧着脸说道:“公公,高大人如今这副模样,可怎么接旨啊?”
杨戬听闻此言,顿时怒不可遏,周身似有熊熊怒火燃烧,大声喝道:“还封赏个什么!这高俅打了败仗,致使我大宋三支精锐禁军——虎翼军、天武军、捧日军,几近全军覆没。如今他还被那些愤怒的残兵打成了这副模样,官家怎么可能还给他封赏!你赶紧回去,如实向官家禀报。”
传旨宦官听了,恰似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应允,而后带着传旨的一众人员,又沿着来时的路匆匆返回了汴京城。
润州城内,方腊带着获胜的义军回到城中。他看着麾下大将们兴奋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雄心壮志。如今这一战,歼灭了朝廷在江南的大军,江南各路再也没有兵力能够阻拦自己征伐的脚步,从此海阔天空任其翱翔。
“诸位兄弟,如今这江南之地的朝廷大军已被我等击溃,从此江南各路任我等予取予求。不过我等带领义军反抗朝廷,必须师出有名,不知诸位兄弟有何建议?”方腊开口问道。
麾下众将听闻方腊之言,皆陷入思索。这时,作为方腊侄子的方杰向前一步,抱拳道:“大伯,我军一路征战,屡战屡胜,如今又占据两浙路这等富庶之地。依我之见,应当尽快建立政权制度,以正名视听,号令四方。”
石宝、厉天闰、邓元觉等大将纷纷附和。“是啊,圣公,如今我军士气正盛,江南百姓多有归附,正是创建大业的时机,建立政权,方能让天下人知晓我们的志向。”麾下众将的声音此起彼伏。
方腊听着麾下众将的话语,心中暗自欢喜,表面上却装作犹豫的样子说道:“此事重大,容我再斟酌斟酌。”可实际上他的内心早已下定了决心,要建立政权称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几日之后,方腊留下一员大将镇守润州,自己和几个大将率领义军主力返回杭州。
抵达杭州后,在麾下众将的劝说下,方腊正式建立摩尼教政权,定都杭州,随后开始对手下将领论功行赏,并对麾下四方大将进行分封。
王寅被封为尚书右丞相兼镇国大都督,与方腊一同坐镇杭州府,辅助方腊统筹各项军政事务。
方腊的侄子方杰,武艺高强,被封为护国大元帅。方腊命他带兵前去征伐江宁府的残余朝廷军队,力求将这股势力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