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都得有,老的少的每个人都有份。
甚至在老家的,她爸爸,二哥二嫂,侄儿侄女,每个人都买了寄回去。
吃的方面也都买些最好的,牛羊肉都是草原那边运来的新鲜货,到了京市先杀的,不得不说草原来的牛羊味道真的不一样。
另外家里什么人参,燕窝都时常备着。
本身陈爱兰都吃不习惯这些,可吃了几次她就发现,这好东西贵是有道理的,吃着吃着也就习惯了。
虞梨除了给买东西,还会固定每个月都给陈爱兰一笔钱。
那钱实在是多,陈爱兰起初死活不要,可虞梨坚持给她,陈爱兰拗不过她只能收下。
因为知道二嫂其实是牺牲了不少。
作为儿媳妇,看着婆婆去给小姑子带娃,自己心甘情愿那肯定不可能。
二嫂不说,但村里肯定有人会跑到二嫂跟前说三道四。
所以虞梨不只是当初给虞奋斗投了钱,时不时地也寄东西寄钱回去。
最起码二哥二嫂,石榴冬瓜的衣裳她都给包了。
王杏花本身就不是不知足的人,婆婆虽然是帮小姑子带娃去了,但她知道,那是因为妹夫工作特殊,妹妹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得多艰难?
何况虞梨真的帮了他们太多。
所以即便是虞梨不给钱,不寄东西,她也不会说什么。
不过村里确实会有人说三道四。
总有人跑到她跟前嘀咕:“陈爱兰真是偏心,虞梨就算再有本事,那也是赔钱货,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怎么能让娘家妈去带孩子呢。她该带的是自己的孙子。”
王杏花听到这话就不得劲,那些人怎么会知道他们家的情况!
她一开始会解释,到后来发现解释也没用也有些生气,气这些长舌妇多管闲事!
但是每次虞梨寄的东西到了,村里那些人又会酸溜溜的,一个个的打听虞梨到底多能挣钱啊?
怎么就舍得寄那么东西回来!一寄一大包,你瞧石榴穿的新鞋子新衣服,那是乡下小孩穿的?
就是城里的娃都不见得穿的起!
村里人多眼杂,虞奋斗果园弄的好,鸡鸭一群一群地卖钱,那日子本身也比其他人家好,还买了摩托车,不知不觉的,就总有些亲戚来借钱。
其他人,王杏花还好糊弄,但婆婆的娘家人她是真的不知道怎么拒绝。
两口子商议过后,就开始装傻。
王杏花对外的说辞是:“俺家都是男人当家,钱的事儿我说的不算。”
虞奋斗的说辞是:“我媳妇儿管的严,钱我做不了主。”
可总有人脸皮厚。
这天虞梨跟陈爱兰往老家打电话的时候,王杏花那边支支吾吾地想挂电话。
陈爱兰有些奇怪:“这才打电话没说几句,怎么就不说了?”
没等王杏花解释,电话被人抢走。
陈家嫂子笑道:“爱兰,我是你大嫂!你过年回来吗?你这都好久没回来了,过年你侄儿结婚,想着请你喝杯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