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候闻言,眉头紧皱,他转身面向二殿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满:“二殿下,你这是何意?难道你要我们眼睁睁地看着三殿下的仇就这样算了?”
二殿下微微摇头,目光坚定地与平候对视:“我并非此意。只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悲愤而做出冲动的决定。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局势,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大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众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支持平候,主张立即开战;有的则赞同二殿下的观点,认为应该谨慎行事。争论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大殿的屋顶掀开。
皇帝静静地听着众人的意见,他的心中如同翻涌的海浪,波涛汹涌。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国家的命运。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终于,皇帝缓缓站起身,他的目光扫过众大臣,最终停留在平候和二殿下的身上。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朕明白你们的心情,也知道这个决定的重量。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悲愤而失去理智。平候,你的战意朕理解,但开战并非儿戏。二殿下,你的忧虑也有道理,我们不能盲目行事。”
皇帝顿了顿,继续说道:“因此,朕决定,先派使者前往赵国,查明三殿下的死因。如果确实是赵国所为,我们再考虑开战之事。如果不是,我们也要找出真正的凶手,为三殿下讨回公道。”
大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众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皇帝的决定是明智的,也是符合国家利益的。
平候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点头同意。他深知,皇帝的决定是为了国家的长远考虑。他暗暗发誓,一旦查明真相,他一定要亲手为三殿下报仇雪恨。
二殿下则微微松了一口气,他的决定得到了皇帝的支持,这让他感到欣慰。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都是最好的结果。
“陛下英明!”众大臣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仿佛是对皇帝决定的最好赞美。
皇帝轻轻挥了挥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大臣,语气坚定地说道:“朕知道,这个决定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但是,我们是为了国家的未来和百姓的安宁而考虑。朕希望,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能团结一心,共同面对未来的挑战。”
大殿内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众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皇帝的决定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也是为了避免一场不必要的战争。
“陛下,我愿意亲自前往赵国,查明三殿下的死因。”平候突然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说道。他的眼神中燃烧着熊熊的战意和决心,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踏上征途。
皇帝闻言,微微点头表示赞赏。平候是国家的栋梁之材,也是三殿下的挚友。他亲自前往赵国,无疑能够更好地查明真相。
“好,平候,你就亲自前往赵国。一定要小心行事,查明真相。”皇帝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和嘱托。
平候领命,转身就要离去。然而,就在这时,二殿下突然叫住了他:“平候,等一下。我有几句话想对你说。”
平候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二殿下。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疑惑和询问:“二殿下,有什么事吗?”
二殿下走到平候身边,低声说道:“平候,我知道你的心情。但是,你一定要冷静行事。赵国并非我们的敌人,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悲愤而做出冲动的决定。你一定要查明真相,再做决定。”
平候闻言,微微点头表示理解。二殿下的话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查明真相,为三殿下讨回公道。
“放心吧,二殿下。我会冷静行事的。”平候的语气中带着几分坚定和决心。
二殿下微微一笑,点了点头。平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他相信,平候一定会查明真相,为三殿下讨回公道。
就这样,平候带着皇帝的嘱托和二殿下的叮咛,踏上了前往赵国的征途。而皇宫大殿内的气氛也渐渐缓和下来,众大臣们纷纷散去,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务。
然而,这场关于是否开战的争论,却并没有就此结束。它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了每个人的心中。未来,这颗种子将会发芽、成长,最终绽放出怎样的花朵,无人知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场争论,将会对平陵国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