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老裴,这么巧。”

裴一弘转过身,笑道:“巧什么巧,都是下班时间,难道我们的工作时间不一样吗?”

于华北笑了,“你看看你,我就客套一下,你还得辩论个输赢,搞得我好像别有用心一样。”

裴一弘也笑了,笑的意味深长,“你平常不是坐车回去,怎么今天选择走路了,这一路可有十几分钟呢。”

于华北捶了捶腰背,“伏案久了,这腰啊,就有些不舒服,医生建议我多走动走动,所以干脆走路回去。”

“这是职业病,是该锻炼锻炼。”

“嗯,我也觉得,最近我还打算向安邦学习,去下面转转,上周不是领了定点任务,正好去老根据地转转,看看文山的发展情况。”

裴一弘嗯了一声,认真道:“北方几个市,就数北山文山,还有银山一直是省里的重灾区,你下去转转也好,有情况也及时跟我说一下。”

“嗯,对了,我听说北山现在势头不错,搞得很火热,上次那个万人再就业誓师大会的报纸我看了,两个新来的同志能力很强啊,一下就解决了上万人的就业问题。”

裴一弘点了点头,“是啊,其实咱们搞经济,不就是搞一个领导的资源和手腕,这两个同志手里资源不少,要是能带动到北山,一定会大大改观北山的情况。”

于华北说:“这两位同志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裴一弘正欲开口,突然又顿了一下,随口说道:“也没什么特殊,就是正常从汉东交流过来的。”

于华北不高兴了,这位省委书记屁股歪的厉害,竟有了一丝偏向性,他都调查清楚了,听说还是上面打招呼送到汉江的,背景深厚啊,把两个这么厉害的干部,偷偷放到了北山,却没有跟他通过气。

对方这个态度不得不让人深思啊,明年就换届了,省长郑秉义也去了京都活动,大概率明年会调走。

这是准备选择赵安邦作为他的搭档了?还是平衡之策?

想想也是,换成自己恐怕也会选择赵安邦,人家懂经济,当宁川市委书记时,就把宁川弄成全省经济第一的大市,上来后大力发展经济,南方六市就有他的一份功劳。

要是和对方搭档,对裴一弘的发展帮助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