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中进士者一般都前途光明,一甲立刻可授官职,二、三甲则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进士录取人数百人左右,且为平衡各地发展,往往按地域分配名额。
(自隋唐至清,在中国1400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大约有10万上下。总体而言,这是一个才能卓着的群体,古代许多大政治家、文学家、学者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王勃、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兄弟等,明代的张居正、徐光启等。)
科举到了最后,可以说是堪比高考优秀学子争夺985了,甚至更甚。
十一月初,秋收了。
福安城种了高产粮食还有高产作物番薯土豆的,都是在一阵阵喜悦和收获中度过。
常乐县和福安城县城附近的县城都被震惊了!
眼馋的县令还跑到府尹面前哭诉为什么不分给他们县城一些?为什么常乐县有这么多?府尹自然好好给他们解释一番:这些高产粮种和作物都是从常乐县传过来的…
众人被刺激到纷纷过来抢购良(粮)种,准备明年也跟着大干一场。
就是要这么刺激一下。这是府尹霍金海愿意看到的,明年福安城的每一个县城都要种上高产粮食、高产作物。
他们福安城以后就算有天灾人祸也不会再挨饿了,哪怕朝廷克扣粮饷,他们的士兵也不会再挨饿了,他们一定要自给自足。
多是多亏了刘家啊,一想到明年春天又可以种植高产玉米他的心就激动。
霍家种的高产玉米亩产足有2500斤啊!不管朝廷如何先把这批玉米粮种护住,等他们福安城家家户户都能种上了再说。
反正还有高个子霍家担着他不怕。
朱县令感慨最深!他们县城分到的粮种和作物最多,都分散在县田里种植了。
这么一大轮收获下来,他们县城比其他的县城产量都要高。
每一年的秋收过后,府城都会举办一个“农交会”颁布各个县城的收成产量,获得最优的不仅会有奖赏的银钱赠送的牌匾,还有机会坐在府尹大人旁边当场发表作物种植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