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予焕明白她隐隐的焦虑,道:“现在看来,琵琶和画或许不是所谓的‘正道’,可是一百年后、五百年后,人们未必还会如此看待。况且谁说女子必须活成一个样子?勇敢也好、懦弱也罢,既然存在,自然有它的道理。至于是好是坏,由不得别人衡量,只有你自己能做主。”
朱友桐一双杏眼亮晶晶的,望着朱予焕许久,她终于点点头,道:“我明白了!”
朱予焕捏捏她软乎乎的脸颊,接着说道:“以后可不能再这样想了,待到将来边关安宁,姐姐亲自带你去北边玩。”
“好!一言为定!”
朱瞻基为朱予焕安排的由头,其一是运送布匹前往互市地点,其二是代表皇室褒奖犒赏边境将士,前者换成谁都能做,后者就不一样了。
皇太子年纪尚小,不能代替皇家履行部分职能,而如今留守在京的藩王只剩下了越王和卫王,这两位都是读书人,身体也都不大好,禁不住旅途劳累,如此挑来拣去,最后也就只剩下了顺德公主。
这个说法有些勉强,但也不算是全无道理,只是如此一来,朱瞻基难免有违背《皇明祖训》之嫌。
只是朱瞻基也解释过,公主在队伍中不担任何职务,一路上的各类事务全部由锦衣卫徐恭来负责,所以顺德公主仅仅是代表皇家,俗称吉祥物,也就不能算是干政。
话是这么说,但徐恭的任务就是保护顺德公主,公主是君、徐恭是臣,到时候究竟听谁的,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既然朱瞻基这样说了,臣子们总不能直接揭穿皇帝,最后也只能顺着朱瞻基的话来打圆场。
也得亏朱元璋没有延年益寿,不然《皇明祖训》的漏洞恐怕没那么好卡。
这次车队的人马不在少数,除了随行朱予焕的宫人和原本已经达到百人的护卫队之外,还有一众朝廷官员、运送货物的车驾以及人数充足的军队,着实称得上一句“风光”。
不仅如此,朱瞻基还派遣杨溥亲自为朱予焕送行,杨溥到底是朱予焕的先生,身份也足够表示朱瞻基对这件事的重视。
朱予焕出城那日,不少百姓都在路边看热闹,人数之多不亚于朱瞻基征讨朱高煦归来那次。
没办法,天子出行不是什么稀罕事,可按理说应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公主竟然出宫不说,甚至还要代表陛下北上,人们怎么能不稀奇,都恨不得能亲眼看看传闻中的顺德公主。
别的不说,这位公主身上的宠爱和流言都不在少数,加之还有修建善堂、兴办产业的真事,顺德公主的民间形象可谓“丰富”,百姓们不好奇才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次要是不看,还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看这样的热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