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 朕的钱

北宋大法官 南希北庆 3399 字 3个月前

熙州。

这新得一年开始了,但熙州边境却是更乱了。

基于大庭长的判决,以及王韶的鼓励,基本上熙河的商人,是想去就去,想回就回,商人就更加有恃无恐,走私的话,更加赚钱。

但是政事堂的政令,却引发另一个问题。

根据政事堂的政令,熙河地区的百姓,就是当初拥有临时户籍的,是自动获得大宋户籍,百姓当然是很开心,而外来商人也很满意,因为只要在这里住上几年,缴几年住税,就可以获得大宋户籍。

虽然这个住税,是熙河官府第一次对本土百姓征税,但是他们都非常乐意,因为王韶颁布行政命令,这收上来所有的钱,全部用于保护商人贸易。

但是熙河皇庭却判定,那些后来归附大宋的吐蕃、羌人、党项的小部族,都不在其列。

那些酋长、寨主就跑来找王韶。

我们不是归降了吗?

我们的领地里面,现在全都是皇家警察在管,为什么我们没法获得户籍。

我们算什么?

孤儿?

他们很紧张,因为现在完全依靠大宋的保护。

王韶对此也是很恼火,于是跑去找吕大均和范镇。

“人家都已经归附,而且他们还带来领土和人口,为什么就不能算在里面?”

王韶此生最恨见他们两个,就没法沟通。

吕大均道:“这是王宣抚使的责任,你的奏章并没有提到他们,朝廷的诏令只包括王宣抚使先前收复的六州。

这户籍和领土之事,是必须遵守法律,可不是王宣抚使想发给谁,就发给谁。”

王韶道:“他们是陆陆续续归附,我这也不好写,我会马上上奏说明这个问题,但可以先给他们,以免他们心生芥蒂,凡事得以大局为重。”

吕大均、范镇一语不发地看着王韶。

意思很明显,免谈。

“行行行!”

王韶恼怒道:“老子不求你们。”

说罢,他便愤怒地离开了。

不过这点小事,也难不倒王韶,他立刻向那些酋长解释清楚,这都是我的疏忽,忘记将你们写了进去,他现在马上就写,而在此之前,我可以动用行政权力,先与你们签订一份归附协议。

只要你们受到攻击,无论对方是谁,我们是一定出兵保护,我们就是一家人,你们的事,就是我的事。

而契约在熙河地区,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人人都非常遵从,因为这里的商人,要不遵守这个,那就是谁的势力强,谁说了算,如今这里最强的是大宋,他们可是异族,他们比汉人是拥护公检法。

如此才安抚住这些人。

刚刚送走这些寨主和酋长,那马天豪和鲁斌突然到来。

“二位有何事?”

王韶非常热情地问道。

虽然他也是文官出身,但他宁可跟马天豪、鲁斌秉烛夜谈到天明,也不愿意跟范镇、吕大均相处一秒。

马天豪和鲁斌互视一眼。马天豪呵呵道:“王宣抚使,我们刚刚得知一个消息。”

王韶问道:“什么消息?”

马天豪道:“那西夏不是关闭了贸易,这引得他们境内的凉州、甘州、肃州等地的一些商人、贵族非常不满。到底大多数往那边走的西域商人,都还是想跟我们大宋贸易,所以现在那些西域商人都走更南边的路线,而这也影响到那些地方的财政。”

王韶问道:“你们是想借机挑拨他们之间的关系?”

马天豪呵呵道:“可没有这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我们在西夏的细作,向凉州、甘州等地献策,让他们从凉州等地出兵,破坏西域与我们的贸易?大家都别想好,甚至可以迫使商人继续走他们那条道路。”

王韶一惊,“你们想干什么?”

鲁斌忙道:“王宣抚使千万别误会,其实这种策略,并不难想,但是为什么凉州、甘州等地暂时没有这么干?”

王韶道:“因为那边部族是依附他们的。”

鲁斌点点头道:“可是之前经过王宣抚使与那些部族的谈判,西北那些部族在贸易上,是配合咱们的,毕竟他们是占得好处,以往很多商人都不往那边走,如果西夏出兵的话,必然会使得那些部族倒向我们,到时王宣抚使打着保护贸易通商的名义,将西边部族也联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够削弱西夏,还能够迫使西夏在西边也要部署重兵,从而减轻咱们这边的压力。”

马天豪道:“此后我们还可以借此离间甘州、肃州与他们朝廷的关系,那边商人的也都是求财啊!”

王韶目光急闪,过得一会儿,他哈哈笑道:“你们这主意不错。哈哈。好好好,就这么干。”

说着,他忽然想起什么似得,“你们先等会。”

他转身去到里屋,很快就拿出几篇文章来,“你们拿着去印刷,然后让商人送去西夏境内。”

马天豪一听,就知道是宣传公检法的,他们已经在借着走私,并且与一些西夏商人在暗中宣传。

到底商人都喜欢这个制度。

王韶到底文人出身,这比较喜欢这种策略,没事的时候,自己也写几篇。

大名府。

刚刚抵达这里的苏轼和范纯仁,首先会见了在这里整顿兵马的殿前司指挥使宋守约。

“殿帅应该知晓,户部刚刚颁布政令,要改换新得户籍。”范纯仁道。

宋守约点点头,但眼中透着困惑,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范纯仁又道:“我们检察院会是借此之名,针对河北各路禁军进行普查。”

宋守约微微皱眉,又道:“这是你们的职责,为何要与我说?”

苏轼笑道:“这是为了避免误会,自张咳咳,当今的大庭长在河中府担任庭长时,就立下一个不成文的原则,就是新法不理旧事。

我们非常清楚军营里面的情况,故此我们希望殿帅事先跟那些将军解释一下,我们只是进行重新普查,至于之前的事,我们都不会去追究的。”

这指得就是空饷。

范纯仁道:“但是往后再犯,我们一定会追究到底的。”

宋守约点点头,心里却想,这两个检察长果真如传言一般,不是好惹的呀,刚来这里就打算拿禁军立威。

但其实这里面是有他的功劳,范纯仁、苏轼也都不傻,如果不是宋守约将许多禁军转为皇家警察,他们也不敢去查啊!

这回出问题的。

虽然朝廷连续颁布数道有关军事方面的安排,尤其是要求在河北地区加强军备,但也谈不上改变了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

因为这全都是以防御为主,而不是为出兵做准备。

不过,在宰相们看来,从今年开始,要内外并重,到底树欲静而风不止。

有道是,一回生,二回熟,经过一年与大庭长的磨合,文彦博他们也很快就适应这新制度,就是要主动出击,而且政事堂的权力,其实比他们自己想象的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