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然很快又刷下一个视频,刷完这个就去睡觉。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说到刘秀你会想到什么?位面之子还是大魔法师?总之啊,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刘秀是靠着昆阳之战天降陨石,顺风顺水就得了天下,兴复汉室。
但其实我们翻开史书,重新了解就会发现或许并不是这样,刘秀走的一路并不顺畅,隐忍和低调再加上老刘家的传统技能,人格魅力buff拉满才拿到了争霸天下的入场券。
西汉末年,各方势力,割据政权多如牛毛,想要兴复汉室何其艰难。 】
【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九世孙,汉景帝刘启六世孙,长沙王刘发五世孙。
汉武帝刘彻对诸侯国实行“推恩令”,就是要求诸侯王把自己封地的土地再进行分封,这么一来会使诸侯的土地越分越小,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也就没了。
到刘秀的时候其父亲刘钦只是个小县令,县令就县令吧好歹也是个官,但好景不长,刘秀他爹在他九岁时去世了。
他母亲带着他们兄弟姐妹去投靠隔壁县的叔父刘良,直到刘秀15岁时才又回到了老家南阳蔡阳种地。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汉室宗亲常感愤愤不平,都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汉室江山。王莽新政失败后,各地民不聊生,激起众多起义,“人心思汉”。
刘秀的族兄刘玄被绿林军推举为皇帝,年号更始。刘秀的哥哥刘演被封为大司徒。不久之后,刘演拿下了宛城,同时刘秀也在昆阳用2万人打赢了王莽军的42万人。
这时离新朝覆灭只是时间问题,但起义军开始内讧了,更始帝刘玄忌惮刘演于是决心杀掉他。
刘演死后,许多将领都劝刘秀不要回去,但是现在摆在刘秀面前的是反抗会死,回去也会死。
刘秀最终选择了回去向刘玄请罪,并表现出一副老实的状态,还在这期间回老家娶了阴丽华,给人一种胸无大志的状态。】
【刘玄看到刘秀这个样子有了点愧疚,于是就让他出抚河北。
河北是个好地方嘛?当然不是,河北豪强林立很危险,一不小心命就没了。但是刘秀明白要想报仇要想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只有离开朝堂去河北拼一拼。
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也来追随刘秀,并向刘秀献出了“据河北,争天下;施仁政,得民心。”的路线。
刘秀刚到河北,当地的豪族刘林就来见刘秀,给刘秀带来一条计策说“如果决开黄河,可使赤眉全军覆灭。”
这种危害苍生的毒计刘秀当然没有同意,毕竟不是谁都像某朝一样无耻。
刘林发现刘秀不仅不接受他的建议还不重用他,于是转头就在邯郸扶了一个自称是汉成帝刘骜的儿子的王昌,声称王昌是正统皇帝(赵汉),河北地区纷纷响应,然后王昌下令拿下刘秀赏十万户侯。
刘秀在河北处处遭遇追杀一路奔逃,但刘秀人格魅力是真的厉害,头顶十万户侯身边依旧有一群忠心的小弟。
逃到信都后刘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初始基地,开始反击。即使刘秀军一路无败绩,但和王昌方相比还是不够看。
刘秀就想争取真定王刘扬,派刘植去游说刘扬,最终刘扬被说服,两人共同达成协议,刘秀娶其外甥女郭圣通。
这样,刘秀已经可以和王昌硬碰硬了。但这一路也不顺利,在此过程中老家“信都”被偷了,二十八云台将之一的耿纯建议可以绕过巨鹿,直攻邯郸。
二十多天后王昌顶不住了,底下人开城投降,刘秀进入邯郸后在王昌的桌前发现了许多的投诚信,刘秀直接下令让所有将领过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信全部烧掉。】
【更始帝刘玄很意外刘秀竟然真干掉王昌了,就下令封他为萧王并交出兵权回长安。
刘秀拒绝,继续攻打河北剩余势力以及周边流寇,不到一年刘秀已经扫平河北成了河北真正的话事人。
而这边更始帝刘玄进入关中后,根本不约束手下人,整天不管事,于是这群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关中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25年,刘秀定都洛阳,东汉正式开始。
这边赤眉军进攻长安,途中顺便通过抽签的方式选了个放牛娃刘盆子做皇帝,刘盆子算是西汉远支皇亲了,是汉高祖刘邦之子齐王刘肥的后代。
赤眉军根本不懂治理,一群强盗匪寇,杀入关中后比玄汉还要残暴,一路扫荡。
赤眉军来到“陇县”被隗嚣派兵打跑了,然后赤眉军一又路东逃,边逃边掘人家西汉皇帝的坟墓。
整个西汉皇帝除了被葬在长安城东南白鹿原的汉文帝和杜东原的汉宣帝外,其它九个葬在长安城北的咸阳原上的皇帝全被赤眉军挖了。
最后刘盆子率赤眉军投降,关中基本平定。
这时刘秀后方真定王刘杨和渔阳太守彭宠以及邓奉反了。刘秀又花时间平叛,东征西战,直到公元36年公孙述战死成都,刘秀终于统一中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秀的光武中兴不仅仅只是统一了天下,而是对于刚建国的东汉面临的问题进行解决。】
【开国功臣刘秀没有学老祖宗刘邦那般赶尽杀绝。对他们全部封侯赏赐,但绝不允许他们再兼官职。
至于土地问题,实行“度田”丈量土地,核实户口。度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丈量土地,二是清查户口。
当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豪族所拥有的大量私有土地,都不在户口册上登记,以规避租税。同时许多的农民,也依附于豪强地主名下。
“度田”虽然涉及许多人,但主要对象是豪强地主。“度田”与“反度田”的斗争,实质上是东汉政府同豪强地主的一次实力较量,因此在推行过程中,也遭遇了很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