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向崔寔公学习

刘辩虽然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以农学根基和旗帜,但却不想将之局限在农学之中。梦想还是要有的。

鸿都门学虽然名声不好,好歹还辉煌过一阵呢,在民间也有一定影响力,黑红也是红!

而且还有少数出身鸿都门学的官员至今仍还活跃在官场,比如总是被遗忘的梁鹄。

崔烈也知道自己仓促想的名字不咋地。其实以他的学识,倒不至于真的想不到好名字。

如辟雍、成均、虞庠之学,都是来自于先秦的好名号,可在崔烈的刻板印象中,门学是配不上这样的称号的,哪怕他的从弟崔寔要成为门学中的贤人。

不然德不配位,徒然惹人发笑。

在因为买了司徒而损害了名望之后,崔烈长久以来在这方面一直有些敏感。

刘辩见完了当事人家属,正式确立以崔寔为标杆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首先是树立典型,崔寔为官时的政绩、在经学上的成就皆是有说法的……又因为在后期去官还乡,他还有时间将自己的政见等记录整理下来,除了《四民月令》这种偏向庄园种植的百科全书,还有《政论》,亦颇具影响力。

就连崔寔去世时,因为家徒四壁,连丧事都是时任光禄勋的杨赐等数个九卿代办的,时任鸿胪卿的袁隗还为他树碑颂德。

虽然有梁冀这个污点,但瑕不掩瑜。

随着刘辩在一次朝会中公然称赞崔寔及其所著的《四民月令》,并将其同鸿都门学联系起来。

一时之间,西园在雒阳售卖印刷书籍的书店中《四民月令》很快就售罄了。

毕竟当初鸿都门下不考经典,以“尺牍辞赋及工书鸟篆”为考核入仕之标准,其中盛况,犹在眼前。

无论哪里,都不缺想走捷径的人。

好在主管这些的毕岚早有准备,很快恢复了供应,量大管饱,借此小赚了一笔。

祭酒乐松更是在鸿都门学中三令五申,要求门学现存的学生们都要向崔寔学习!

崔寔可不像圣人只能追随背影,当代人完全可以做到望其项背。

蔡邕很忙,不仅要忙太学,也要忙鸿都门学……

太学还好一些,有郑玄和祭酒杨众帮衬,考核什么的都已经步入了正轨。

但鸿都门学在教学上宛如重起炉灶,蔡邕原本还考虑刻意让乐松忙得抽不开手脚,但后来他发现,完全不用刻意,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