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姜,这能不能给上面写一份内参,我这边也向上级汇报。”刘兴超开口道。
“没问题,我这两天就写出来。”姜言想了想答应了下来。
对于能提高国内战斗水平的事情姜言向来答应的都十分痛快
我国飞机设计师承毛熊,自然也继承了毛熊的思想,我们设计师们的思路依旧是“高空高速”战斗,这跟毛熊当时的“高空截击机”的思想是一样的。而斯贝最大的短板就是不能“高空高速”,这台发动机如果新飞机上,在20000米的高空后劲不足,飞行速度不到2马赫,所以这也是下马的其中原因。
也是由于当时我国飞机研发一味跟随毛熊,没有跟上国际战斗机概念的变化。一味追求数据,脱离了空战需求。历来战斗机的主要作战高度在10000米上下,放眼全世界,除了米格25那样的高速怪兽以外,国际主流战机都不追求高空高速,而是在灵活性,火控等方面发力,这才是大趋势。
国家如果有了以贝斯发动机为蓝本的七爷改飞机之后,虽然整体性能上落后西方这些发达的国家,不过自己好歹也有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最少这一款安装了贝斯发动机的飞机之后,由准三代变成了低配版本的三代战机。
“老姜,你对咱们国家准备引进鹰酱的飞机怎么看。”刘兴超开口问。
“有点了解。”姜言开口道。
这个年代,当时我们和西方关系已经逐步进入“黄金蜜月期”。基本同期我们正面临着巨大的空中威胁,比如图-22/22M“逆火”超音速战略轰炸机,手上还能依赖的只有老式歼-6以及歼-7战斗机,至于刚刚入役歼-8白昼型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这种一二战斗机最典型的性能特征,不是腿短就是缺乏现代空战能力,面对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经常跟不上也跑不过。很显然对于此时的空军来说,无力承担起空中截击任务,只能依赖地面防空导弹进行有限拦截,而且还是打游击式碰运气。
面对这种碾压式的防空压力,正处于关系最佳时期的鹰酱,提出了一個“战隼走廊”计划。具体就是向我们提供一批F-16战斗机,以及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需要时快速建立起一道可靠的空中防线。相当于在我国建立一个维修组装厂,备齐一定数量的存货,在进入战时状态后直接启用上阵,坚持到大洋彼岸后援前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