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明不清 第十个名字 1202 字 4个月前

翻译的字体和人一样,很清秀阴柔,可文字承载的内容却充满了阴谋和龌龊。上面全是人名,且分成了三类,其一,可杀之人;其二,可胁之人;其三,可诈之人!

有几个人袁应泰认识,也不能算认识,是不久前在接官亭听过,全是广东当地的各级官员,包括左布政使胡桂芳,列在了可诈之人里。

什么意思呢,不用李贽解释也能想明白,全是和谋反案有牵连的人。通政使黄纪贤就是广州人,由于参与了谋反案,全家被流放工厂苦役十年。

当初皇帝说不愿牵扯太多,听上去是恩典,可眼下看起来所图甚远,手段还有些龌龊。这是要抓住一些官员的小辫子先隐忍不发,待到需要之时才拿出相关供词证据敲诈勒索,要的不是钱财而是态度。

同意或者配合皇帝的主张啥事没有,敢说一个不字,锦衣卫缇骑和东厂番子随即就到。是否铁证如山先不管,抓起来审一审没人能说不对。满朝文武估计谁也不愿意受此折磨,但凡不是要命的问题索性也就答应了。

问题是这些名单自己看过之后,能随随便便就没事儿了吗?皇帝用此种手段胁迫百官,也显得不够光明磊落,与自己心目中的千古一帝渐行渐远。

“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大来,你我都知道陛下要做什么,也都明白循例操作会拖多久。别的不说,老夫在此间两年有余,日日不敢懈怠,可成绩不过尔尔,有七成时间都是在和当地官员扯皮。

陛下若是能等,也不会出此下策;大明若是能等,也不用壮士断腕舍弃辽东。陛下曾与老夫说过:大善如恶、大恶如善。是恶是善,非古人之理,乃当下之功也。只要能让朝政清明、国富民强,当了恶人又如何。

依旧以老夫为例,肇庆和梧州附近有几个县已经在推广陛下的新政,虽然只是皮毛却见效显著。当地农户在山坡地开荒种植番麦、番薯,洒下种子之后定期除草几次,无论旱涝总能有一两石以上收获。

有了这些食物,他们就能腾出家中壮劳力去仔细伺候稻田,一季下来又能多打几斗半石。不要小看了这些许粮食,对于他们来讲就是满足。一家一户如此,若是千万户都如此会是何等局面,不会想不出吧?”

看到袁应泰的反应,李贽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对皇帝的有些作为也不太理解,可事后想一想,好像也没有别的办法。与其坐等朝廷糜烂,不如放手一搏。至于说身后功名,任由后人去评说吧。

“……不知下官该从何人入手为佳?”好在袁应泰也不是循规蹈矩之人,低头思考片刻就做出了选择,准备去执行皇帝的计划。